
技术世界与多维未来——第四届哲学·艺术·科学高峰论坛
【论坛时间】:2021年4月17日—18日
【论坛地点】:(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美术馆7号厅(三楼)
【主办单位】:(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重庆市高新区管委会
【承办单位】:(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视觉艺术中心、(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设计学院、(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研究生处
【协办单位】:(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美术馆、36氪
【媒体支持】:人民日报(美术版)、重庆日报、新华网、人民网(重庆发布)、华龙网、上游新闻(重庆晨报)、重庆卫视
【特别鸣谢】:中国科学院科学教育联盟
【会议主席】:庞茂琨
【会议副主席】:张杰 焦兴涛 段胜峰
【学术主持】:黄宗贤 鞠实儿 李敏敏
【学术策划】:陈汗青 李敏敏 韦芳 吕曦
【视觉设计】:王立东 韦敬馨
【展场设计】:蔡伯鸿
【论坛执行】:李瑞敏 李丰 肖志慧 姚鑫 马丽媛 谭晗 王立东 赵园园 肖同同
01—技术世界与多维未来
当今时代,技术正在以令人惊诧的速度与深度,伴随着势不可挡的力量介入与改变着人类生活的物质空间与精神世界。如果说古典世界、人文世界、科学世界等说法曾恰切地描述了人类历史上某种典型的生活模式,那今天的人们无疑生活在一个以技术为主导的维度里。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万物互联使人类抵达了比想象中更加高效与便捷的生活状态,但似乎也为置身于其中的我们设置了无力冲破的藩篱。面对技术的深度渗透,认同与对抗、享受与焦虑、拥戴与批判的并存也成为生活于当下的人们的日常心态。技术时代的全面来临,是会终结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还是可以被视为一种延续与更新传统的全新机遇,各领域专家对此莫衷一是。
为此,致力于通过跨学科、跨领域对话聚焦时代话题的“哲学·艺术·科学论坛”组委会积极筹划,发起了以“技术世界与多维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哲学·艺术·科学论坛”。技术的发展在提升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必然会裹挟着与社会、伦理、文化等相关的多重问题。本次论坛围绕“技术世界”展开对“多维未来”的沟通与探讨,力求打破哲学、科学与艺术的学界壁垒。而哲学、科学、艺术各自是从什么样的角度、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立场来面对技术世界,则成为了本次论坛研讨的核心指向。
02—主讲嘉宾
科学:
1.谢和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四川大学校长,现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
2.武向平(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长)
3.谌小维(中国第三军医大学教授、脑科学研究室主任,国家科技部青年973项目首席专家)
4.王孟昌(阿里巴巴达摩院决策智能实验室高级算法专家)
5.李哲(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6.吕曦((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教授,设计学院副院长)
哲学:
1.鞠实儿 (中山大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所长,中国逻辑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组专家,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2.尚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长,中国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
3.孙周兴 (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德国洪堡学者,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哲学组成员)
4.李朝东(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部哲学本科教指委委员,中国现象学学会理事,甘肃省哲学学会副会长)
5.方向红(中山大学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德国洪堡学者,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东亚现象学会【PEACE】委员)
6.辛向阳(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江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XXY Innovation创始人,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哲学博士)
艺术:
1.邱志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实验艺术学院院长,知名艺术家)
2.管怀宾(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知名艺术家)
3.李凯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建筑艺术学院副院长,知名艺术家)
4.张晓刚((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教授,知名艺术家)
5.庞茂琨((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教授,(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院长,知名艺术家)
6.焦兴涛((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教授,(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副院长,知名艺术家)
7.李川 ((中国)有限责任韦德网站教授、实验艺术学院院长,知名艺术家)